是我国传统牧区,天然草地作为牛羊的“基本农田”,在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和“顶梁柱”的作用。此外,作为国家生态屏障主体的天然草地,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防风固沙、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宝贵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自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不断增加,加之人类放牧活动不断加强,这个脆弱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和牧区一样,发展人工草地、降低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是保护高寒草地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草业科学起步晚、基础薄,科技创新不仅没有在草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甚至成为最大的短板。2010年,科技厅着手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索,组织区内外相关科研院校联合成立了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称草业中心)。过去的10多年时间,草业中心不断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聚力高原适宜性草业技术研发,广泛开展科技成果推广示范,不断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草业科技创新体系,俨然已经成为草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些科研院校开始从内地引进牧草品种开展试验研究。但是由于当时经济基础差,牲畜也还没有严重超载,社会各界都不是很重视人工草地的发展,草业技术研发呈零星、细碎化的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藏高原优质牧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组织区内外科研院校力量,系统开展了种子繁育、牧草栽培、草产品加工和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为了留住并用好这些草业科技人才,自治区科技厅在2010年批准成立了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草业中心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建立区内外单位“1+1”的合作模式。中心主任、草业首席科学家余成群研究员介绍说,“我们在新品种选育、适宜性栽培、草产品加工每个关键产业环节都有区内外单位参与,这样既可以利用区外单位的高水平科研能力解决当前亟需问题,也可以在协同创新中提升本地科研人员的创新水平。”
余成群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1988年来到,一干就是35年。如今已两鬓斑白的他跑遍了全部74个县(区),他用双脚丈量高原的每一寸土地,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关注点总是在田间旷野的牧草上,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交给了!我们就是科学院的队。”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努力方能直达远方。草业研究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差事,但余成群非常喜欢研究牧草,不然也不可能35年如一日坚持在世界屋脊上的生命禁区里、人迹罕至处,探索高原草业科研的秘密。他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看到地撂荒,总感觉心里不舒服,如果那里种上牧草多好。”
如果说创新平台是“沃土”,那么科技投入是“种子”,没有种子,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过去10多年以来,哪怕经费十分有限,自治区科技厅也要挤出来支持草业科技创新。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自治区科技厅在草业领域累计投入经费超过5000万元。此外,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在此期间也分别在布局了重点研发计划、STS计划等科研任务。余成群说:“这些年来,持续的科技经费投入是草业科技创新焕然一新的关键。”
这些项目不仅关注技术研发,而且非常注重平台基地建设。2011年,自治区科技厅专门支持草业中心购置了一批大型室内分析仪器设备。此后,草业中心还陆续在达孜、林周、隆子、萨迦、那曲等地建立了一批试验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覆盖不同生态地理区的联网观测研究网络,奠定了草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基础。
长期以来,没有经过审定的育成品种是草业科技基础薄弱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草业中心的育种专家们把野生牧草驯化选育、主栽牧草新品种选育、适宜牧草引种筛选作为主攻点。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沈振西研究员,从2011年开始就着手收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截至目前已经采集保存了56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其中有10多份种质有望驯化成为新品种;大学苗彦军教授长期致力于披肩草驯化选育,经过田间栽培驯化和多代系统选育,培育出了审定乡土牧草品种——巴青披肩草;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李锦华教授则瞄准紫花苜蓿这一主栽牧草,通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选育出首个紫花苜蓿品种“藏苜1号”。现在,草业中心已经培育出了“藏苜1号紫花苜蓿”“雪莎1号葫芦巴”“藏饲1号小黑麦”和“藏饲1号黑麦”等5个牧草品种通过审定,这也是首批通过审定的牧草品种。
除此之外,草业中心团队还在各地开展了优良牧草引种筛选工作,现已筛选出59个适宜不同生态地理区的优良牧草品种。
哪些地方可以种草、如何种好草是各地政府部门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近年来,草业中心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发现,仅在“一江两河”地区,就发展超过500万亩的人工草地的潜力,相当于现有人工草地保留面积的3倍。此外,为了缓解“粮草争地”矛盾,草业中心提出了时空拓展理念,在空间上挖掘利用新垦荒地、低产田,发挥牧草“营养体”生长优势,在时间上充分利用麦后余热资源,发展粮饲复种和双季种植。
在空间拓展方面,针对人工草地建植标准化程度低、缺乏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的问题,草业中心的专家们不断强化播种、施肥、灌溉等关键环节技术攻关,研发集成了紫花苜蓿、燕麦、青饲玉米等主栽牧草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产品、装置和设备、管理系统平台和软件。
在时间拓展方面,除了继续开展粮饲复种模式研究外,最近科研人员还在关注饲草复种。“我们发现,气候变化导致生长季延长,这为发展饲草‘一年两收’模式创造了有力条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武俊喜副研究员说到,“我们在林周县的试验发现秋播黑麦或小黑麦、夏播燕麦,可以提高牧草产量1倍以上。”
在科技支撑适生草品种选(引)育成果推介交流会上,余成群说:“我们初步构建了海拔4600米以下区域人工种草的主栽牧草品种和配套技术体系。”
生态草业不仅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高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农牧民稳定增收、农牧业发展战略调整和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聚焦的核心农户群建设”,余成群回想着说,“因为当时还没有合作社、企业这样的新型主体从事草业生产,当时草业科技创新的一个根本要求是落地生根。”
“十二五”期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大量兴起,人工草地建设开始从农户家庭分散种植向规模化连片种植转变。为了应对草业经营模式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余成群带领团队在贡嘎县吉纳村、林周县白朗村、巴宜区章麦村开展了草业技术集成示范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工作,提出了“四个一工程”,也就是“建成一个产业化经营示范平台、构建一套集成适用的农牧技术体系、培养一批关键技术岗位人员、建立一项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科技服务工作框架,建立了典型农业村、半农半牧村、农林牧结合村现代农牧结合示范基地,极大促进了高原地区草业科学研究与农牧业发展转型的结合。
合作社有需求但没技术,通过引入适宜科技并重组生产要素,培育新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牧民技能等一系列工作融合,整村推进建设草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建立了增收的长效机制。
“十三五”以来,以“企业”为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草业发展模式,成为各地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草业中心团队紧密围绕产业扶贫需求,在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继续验证和推广“四个一工程”这一草业科技服务新范式。截止目前,草业中心团队为隆子县聂雄乳业有限公司等9家新型草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草业发展提供了模式选择和推广应用工作范式选择。
据隆子县聂雄乳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达娃央金介绍,自采纳草业中心推广的品种、技术以来,每年可节约粗饲料采购成本200万元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草业中心通过项目支持,累计建工饲草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5.8万亩,推广示范应用面积超过70万余亩,为9000余户农牧民群众年增收2000-3000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35年来,余成群带领草业科技创新团队扎根坚守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世界屋脊之上,结出了自主创新的草业科研硕果,绽放了助力农牧民增收的幸福之花,真正用科技推动了高原草业的现代化发展。(文/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