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快种业创新 推进苜蓿国产化——第一届中国苜蓿改良会议(CAIC)暨内蒙古草种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为推动国内苜蓿种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国产苜蓿种业发展的卡点与堵点问题,5月8日——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正时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及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主办,内蒙古草业协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苜蓿改良会议(CAIC)暨内蒙古草种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会议由内蒙古草业协会秘书长姜海晨主持。

  随着草产业快速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畜牧业和奶业发展根基与关键的高产优质苜蓿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种植面积与规模日益扩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以温带气候为主,森林、草原优势明显,农牧业特色鲜明,是优质农业区、优质畜牧区和黄金奶源带,苜蓿国产种子的环境适应性在内蒙古地区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

  贠旭江在致辞中表示,内蒙古是全国苜蓿种子和苜蓿草的主产区,但由于多种原因,苜蓿产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如何加快中国苜蓿改良、破解单产低、品种少、商品率低等“卡脖子”问题,走国产化苜蓿发展之路,这是此次大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赵玉生表示,加强草种业科技自主创新发展,不仅是存粮于草的迫切需求,更是内蒙古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迫切需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草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将支持苜蓿、粮草、饲用燕麦、优质品种培育推广纳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机制实施方案,聚焦饲草、种质、保育、繁推管等环节,进一步改善顶层设计。

  因此,加强草种业科技创新,提升草种业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前草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次论坛,为推动草产业发展蓄势赋能,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

  陈永泉表示,做好苜蓿改良、发展好苜蓿种业、实现种源自主可控,这不仅为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以奶业、草种业为龙头的“六大产业集群战略”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对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好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宏伟指出,中国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等复杂多样,对于进口苜蓿品种,需要接受多种考验。由于种源因素导致的减产与损失,是苜蓿种植者受到的最大影响,也是很多农企不敢进入苜蓿行业的重要因素。因此,苜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种业的高质量供给。他希望在此次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畅所欲言,共谋种业发展,携手努力,让“中国种”养肥“中国地”,让“中国牛”吃上“中国草”。

  为深度分析苜蓿种业发展现状、展示最新技术成果和科研进展,找准苜蓿种业发展的卡点和堵点,破解种子扩繁单产低等技术难点,14位专家代表纷纷就行业发展相关主题作了报告。

  卢欣石在《我国苜蓿种业思考与行动》的专题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我国育种及种子生产的基本情况。他强调,要通过科企联合、企业赋能、弯道超车、科技领航等行动,推动种子行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建立规范科学的体系,通过创办研究院,牵头建立研发中心,承担科研项目等,提升企业自主性、企业竞争能力;瞄准育种的新方向、新方法,培育更好的品种;注重发掘苜蓿变异中心的种资源、优良国产品种选育和推广、种子基地科学布局和种子繁育特点,推动种子行业高质量发展。

  师尚礼教授从苜蓿种业发展背景、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技术要求、种子繁育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繁育苜蓿品种须具有稳定的高产优质性状,种业要妥善满足苜蓿种植的多元需求,须进行全产业链关注。

  他建议,推动苜蓿种业发展,一是要广泛性收集结合专项收集及鉴定评价,尽快使苜蓿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和产业优势,二是苜蓿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要尽快由认知层面转入快速行动落实层面,三是通过专项引导提升苜蓿种质创新与育种技术由分散应用转入系统化集成应用,四是学习借鉴作物种质创新现代技术,构建超车机制,重视人才培养,五是需要尽快改变草种业市场混乱,恶性竞争下良种被驱的局面,建平台、调机制、聚力量、强创新,打造种业科技园。

  夏红岩以《内蒙古草种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探讨》为主题作报告,她就内蒙古资源禀赋的现状,提出着重从强化育、推、繁、管等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她建议下一步,要探索建立草种储备机制,强化区域化生产、提升草种定位。

  此外,论坛现场,各位专家从育种、种子生产、关键技术以及设备等方面纷纷作了主题报告,分享各自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为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研究提供新策略和新的发展路径。

  科学家论坛就“如何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内蒙古草种业‘卡脖子’问题”为主题展开。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草种业发展最主要的“卡脖子”问题,除了一些外部原因之外,更多的是自身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我国草种资源收集保存、草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草品种培育、良种繁育等工作起步较晚,草种业总体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企协同创新,培养更多行业人才,解决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

  企业家论坛以“加快种业创新,推进苜蓿国产化”为主题。主要从当前草种业政策、体制、机制、市场情况各个方面展开讨论。企业家们表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政策、行业体制、机制、发展规划尚未明晰。草种业仍处于“幼儿期”,一定要有政府支持,希望政府联合专家制定发展规划,包括选址和规划核心区,明确政企职能。同时,也要健全保障体系,关注到销售问题,协调行业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此外,希望通过企业、专家、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发展,产学研用,推动内蒙古草种业高速健康发展。

  高峰论坛圆桌会议以“内蒙古苜蓿种业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在多年工作中的诸多经验并展开热烈讨论与交流。

  论坛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正时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饲草新品种授权签约仪式。

上一篇: 兰州牧草种子“遨游”太空回到地球后将继续生根发芽 下一篇: 苜蓿敲开致富门 河西走廊牧草之乡志在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