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请看,这是我在会场外随手折下的一棵草。它的根茎似竹节,茂盛坚韧,在理论上具有极强的固沙作用。保护修复草原,也是三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形式。”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召开的三北地区草原保护修复和荒漠化防治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刘公社这样向参会代表介绍。

  座谈会上,来自三北地区各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参会代表们热烈交流;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张英俊,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教授董世魁,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志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丁勇等专家学者答疑解惑——不断碰撞草原保护修复的新观点、新方法。

  能不能请专家给三北地区的代表们讲一讲草原保护修复的前沿科技和方法?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碰撞的座谈会应运而生。

  “草方格最早是为了修建包兰铁路想出来的方法,群众为了便于压草,就将铁锹的方头改为尖头;为了便于测量距离,就将铁锹设计成1米长。”张志山介绍。

  包兰铁路人工固沙植被防护林体系也在不断演替中建立起“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沙工程,以铁路为轴线,在两侧建立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确保包兰铁路畅通无阻60余年。1988年,“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三北’工程历史悠久,三大标志性战役任务艰巨。”董世魁介绍。他系统回顾了“三北”工程实施历史,并梳理了工程区沙化草原生态修复模式和技术要点。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

  “针对不同区域草原退化的特点,土地平整、设置沙障、沙地补播、封育管护等技术要分类施策。内蒙古乌珠穆沁风蚀沙化草原生态修复模式、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模式、黄河刘家峡库区林草复合生态修复模式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董世魁说。

  “千百年来,人类的强利用、低投入造成了草原退化,草原改良或生产力提升是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而我研究的免耕补播修复技术,经试验可一次性完成退化草地修复。”张英俊说。

  免耕补播修复技术,是指在不破坏或少破坏草原植被的条件下,通过补播适宜的优良草种,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地力。通过幼苗保育促生、补播微环境整备、1805-DC新型草地免耕补播机一体化作业、播后管理等关键技术,不断提高退化草原的生产力。

  “实验团队在呼伦贝尔草原补播了黄花苜蓿,7年研究数据显示,与不补播相比,补播后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0.2%、土壤总氮提高了17%,生产力提高了39.5%,刈割+补播+施磷肥黄花苜蓿草地生产力提高了118.30%。”张英俊介绍。

  刘公社带领的中科羊草研发创新团队,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羊草。羊草,又名碱草,属禾本科植物,有性和无性繁殖优势互补,寿命可达50年以上。它根系发达,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风蚀等方面表现突出,具有抗寒耐旱、耐盐碱、耐放牧践踏等特点,可饲喂众多牲畜。(下转2版)

上一篇: 四川重新发现多类绝灭或行将绝灭物种 成都越冬水鸟种 下一篇: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呼伦贝尔市完成今年国家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