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池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区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绿色发展稳步推进,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从主城区一路向西南方向出发,大约20分钟的车程,便到达位于涓桥镇紫岩村的紫岩石灰石矿旧址。在这里,虽已入秋,但一抹抹生机盎然的绿意却让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伤痕累累的废弃矿坑。
2020年6月,贵池区启动紫岩石灰石矿生态修复项目,经过三年的养护管理,这一废弃矿山已是郁郁葱葱(央广网发 王锋摄)
从曾经满目疮痍变成如今草木蔓发,这座废弃矿山究竟经历了什么?据当地村民介绍,早年,这里由于开矿采石严重破坏了山体,给原生植被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矿山关停废弃后,山体裸露、水土流失……往日的青山绿水失去了本色,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区就像一块“伤疤”十分刺眼。抚平昔日的矿业“伤疤”,修复生态,迫在眉睫。
2019年,贵池区决定将紫岩石灰石矿列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之一,下大力气整治修复这块生态“伤疤”。2020年6月,项目正式启动。
“矿山开采后,形成的矿坑边坡坡度陡,土层难以附着,是导致植被无法存活生长的主要原因。”贵池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江军告诉记者,通过前期科学规划,生态修复工程采取了将高陡边坡削坡降低边坡坡度,并在边坡上加挂植生袋后进行高次团粒喷薄等工程措施,让灌木、草本在边坡得以生存。同时,还在宕底修建了蓄水池,设置浇灌系统,方便植被灌溉、养护的用水需求。
随着场地整理、覆土复绿等治理工程的一一铺开,在半年的时间里,这座废弃矿山就改头换面、展露新颜。如今,经历三年的养护管理,这块占地70余亩的“伤疤”被“抚平”,坡面上一株株植被向阳而生,修复的边坡郁郁葱葱。
附近的村民亲眼见证了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从这里望过去,很远就看到了光秃秃的一片。现在通过治理后,这片山场正在恢复往日的面貌。”看到这片废弃矿山的蝶变,大家很是感慨。
紫岩石灰石矿的“逆袭”是贵池区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缩影。“不仅要还清‘旧账’,更要确保矿山生态不欠‘新账’!”江军说道。曾经粗放式的开发利用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破坏。近年来,贵池区扛牢生态保护责任,全力推进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将一座又一座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乃至“金山银山”。仅2020年,便实施了包括紫岩石灰石矿在内7家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修复面积约19.95公顷。今年以来,已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4家、治理面积351亩。“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约125.98公顷。
一提到正在大规模开发的矿山,人们的固有印象往往是山体“伤痕累累”、沙尘“漫天飞扬”的景象,但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至位于梅街镇境内的池州市来龙山白云石矿,沿途一片草木葱翠,完全颠覆了人们过去的“陈见”。
“走过这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贵池区正在不断探索‘边开采边修复’这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江军一语中的,道出背后的关键。
刚一进入矿区,便随处可见移动的洒水车不间断地开展道路清洗降尘,而固定的喷淋装置则在定时喷吐,让人置身矿区却感受不到尘土飞扬。与此同时,在该公司集控中心室内的电脑上,工作人员正在通过一个个实时数据和监控画面判断施工现场的情况,一旦出现扬尘,便立刻安排人员洒水降尘。
“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式开采方式,将开采和边坡治理同步进行,‘跟进式’复垦复绿。”据池州市来龙山白云石矿主要负责人凌道兵介绍,当每一层开采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对靠帮平台进行覆土,栽种红叶石楠、夹竹桃等苗木,并对坡面挂网喷播灌木、草籽。除此之外,由开采中剥离的废土和岩石堆砌而成的排土场,也已种上了紫花苜蓿、三叶草、波斯菊等。
“生态修复的各方面效益都十分可观,不仅减少了粉尘,还降低了由于水土流失而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可谓是‘一举多得’。”凌道兵感慨道。从2017年开始,该企业便坚定了这条“边开发边治理”的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账”,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累计“入账”生态复绿面积约5万平方米,一幅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就像一支神奇的如椽大笔,将秃岭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昔日竭泽而渔的开采方式也一去不复返,眼下,贵池正在用扎实的举措和实在的成效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截至目前,贵池区共有国家级绿色矿山3家、省级绿色矿山2家、市级绿色矿山25家。(孙梦晨)
近年来,贵池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体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