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产紫花苜蓿“中苜4号”迎来丰收季。近日,记者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内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盐碱地中心)采访时看到,一片片“牧草绿”取代了过去的“盐碱白”,“中苜4号”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学科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骨干杨青川指着这片苜蓿地,展望丰收场景:“最近我们就要收割,相信产量不低。”
盐碱地曾是“寸草不生”的代名词。但科技改变了盐碱地旧貌,不仅耐盐碱水稻、小麦、大豆及高粱等粮食作物茁壮成长,耐盐碱饲草也发展起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盐碱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种康认为,利用盐碱地发展饲草产业有巨大潜力。
“饲草是指茎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的草本植物。”山东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贾春林介绍,“饲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饲养家畜的首选。”
在2023年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上,贾春林团队选育的“峰单17”从56个参选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榜眼”。2023年,“峰单17”在黄三角农高区轻中度盐碱地大田的试验产量达每亩3.1吨。目前,该品种以区域性独家代理方式转让给企业,为成果大面积推广按下“加速键”。
答案在5月11日的成果发布会上揭晓。当天,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启动暨新品种新技术发布会在黄三角农高区举行。该团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12家科研单位的24位专家,贾春林成为首席专家。
国家盐碱地中心副主任刘兆辉表示,“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承担着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突破等任务,是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领域科研工作的关键力量,更是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依托和支柱,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黄河三角洲高产紫花苜蓿“中苜4号”迎来丰收季。近日,记者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内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盐碱地中心)采访时看到,一片片“牧草绿”取代了过去的“盐碱白”,“中苜4号”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学科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骨干杨青川指着这片苜蓿地,展望丰收场景:“最近我们就要收割,相信产量不低。”
盐碱地曾是“寸草不生”的代名词。但科技改变了盐碱地旧貌,不仅耐盐碱水稻、小麦、大豆及高粱等粮食作物茁壮成长,耐盐碱饲草也发展起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盐碱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种康认为,利用盐碱地发展饲草产业有巨大潜力。
“饲草是指茎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的草本植物。”山东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贾春林介绍,“饲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饲养家畜的首选。”
在2023年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上,贾春林团队选育的“峰单17”从56个参选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榜眼”。2023年,“峰单17”在黄三角农高区轻中度盐碱地大田的试验产量达每亩3.1吨。目前,该品种以区域性独家代理方式转让给企业,为成果大面积推广按下“加速键”。
答案在5月11日的成果发布会上揭晓。当天,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启动暨新品种新技术发布会在黄三角农高区举行。该团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12家科研单位的24位专家,贾春林成为首席专家。
国家盐碱地中心副主任刘兆辉表示,“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承担着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突破等任务,是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领域科研工作的关键力量,更是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依托和支柱,任务艰巨,使命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