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驱车河西走廊中部,途经高速、省道、乡村道路,穿越城市、乡镇、村落,才来到戈壁绿洲深处的甘肃农垦永昌农场。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迎风傲立,一条条柏油路通向农田绿野,上千亩的大条田平坦广阔,绿茵茵的紫花苜蓿、翠嫩嫩的高原夏菜、五彩缤纷的各色花卉,吸引无数游客前往绿野花海中,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地处城郊荒野、昔日里苍凉的农垦垦区,如今变成门庭若市的观光农业胜地。这是永昌农场转变经营思路,推动农场企业化,以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契机,以生态蔬菜、特色林果规模化种植加工为龙头,将农业生产、自然风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打造农垦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的结果。
永昌农场是省农垦集团公司于2014年11月对原国营八一农场管理体制调整后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拥有耕地12万多亩。农垦的过去,大多是“脚踩金土地、过着穷日子”,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永昌农场面积广阔的土地资源优势急需转化为资本、资产优势。
对此,永昌农场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种植结构调整。依托大条田、大农机、大产业和水肥一体化的“三大一化”农垦资源优势,发展高原夏菜、林果产品、苜蓿草、甜叶菊等产业,生产达到国家绿色、有机标准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在青山分场大条田里,叶片宽大、管状小花的甜叶菊葱翠茂盛,散着一股清香的甜味。一株株甜叶菊株距、行距、高度相对整齐统一,像方正列队里的战士一样整齐有序。仔细去瞧,作物根部覆盖着黑膜,铺设着黑色管子,滴灌设施里配有水和肥料,滋养得甜叶菊长势良好。“这就是现代农业的生产特征,突破了千家万户生产的小而散,转换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农业生产方式。我们从美国引进了30多台(套)现代化农机具,配备了GPS自动驾驶系统,从翻耕土地、移栽苗木到灌溉施肥,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避免了人工种植的深浅不一、株行距不准确、成活率不高等缺点。”永昌农场董事长、总经理黄斌向记者介绍,“甜叶菊是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去年试种600亩成功后,亩均产400公斤,交售到农垦集团普华甜菊糖公司进行深加工。”
穿行广袤的大条田,各种作物亭亭玉立,给田野穿上了多彩的外衣。绿油油的玉米舒展宽大的叶子,墨绿色的马铃薯盛开蓝色小花,茂密碧绿的苜蓿草盛开紫色小花,第一茬已成熟,被机械收割。东寨分场的甘蓝、青笋、西兰花等高原夏菜青翠欲滴,青山分场的茴香则香气弥漫。“茴香的嫩叶茎秆可拌凉菜、可包饺子,再过一个多月就收籽作调料。这3350亩茴香也是订单农业,均价1斤3.50元。”青山分场场长何运彪告诉记者。
这里的花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周边的映衬,远处冰清玉洁的祁连雪峰、湛蓝如洗的旷天朗空,近处画卷般气势磅礴的大条田,映衬着花朵尽显娇柔。
上百亩虞美人红艳艳一片,炎夏中开得浓烈奔放,晃得赏花人时时眯起眼睛。苹果园里,粉红的苹果花已凋谢,长出了一颗颗碧绿的小苹果;早酥梨树也在春天里绽放过皎洁雪白的梨花,结出一个个青涩的果实。
“春夏赏花,秋天摘果,冬有常青果蔬。我们着力要把农场打造成一年四季有风景、有看头的观光农业基地。”黄斌向记者介绍,永昌农场还利用12座日光温室发展休闲果蔬采摘园,除了冬春育苗、种植蔬菜、套种草莓外,已栽植3棚水蜜桃、2棚大结杏、3棚大樱桃及油桃、葡萄等,利用先进的温室控制技术与农艺栽培技术,综合调控果品成熟时期,错峰上市,让游客参与采摘、体验休闲乐趣。
炎夏的河西走廊,高温酷热、风力强劲,而来到永昌农场,一条条绿色林带,一方方青色果园,遮天蔽日,一下子变得凉爽了,风的呼啸也变得低调了。据介绍,永昌农场的前身八一农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建场时就开始植树播绿,怪不得在青山分场,大树主干挺拔、独树成林,高达30多米。永昌农场细心管护这些老树,同时每年扩大绿化面积,今年春季新栽植钻天杨、新疆杨、榆树、柳树、油松等耐寒耐旱树苗2万余株。
永昌农场绿化面积7000多亩,有林成海便有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稍有云雾这里便零星滴雨;清晨林间,闪跃着各类灵动的鸟影,鸟啼声此起彼伏;走在林间,突然扑棱棱蹿飞出几只稚鸡,吓人一跳。
永昌农场确定了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基地的经营方略,向着专业化企业迈进,专门成立了青山农庄商旅公司,脱胎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整合农场资源,开发旅游新产业。
青山农庄在苹果园建起了蒙古包、帐篷、小木屋,利用农场自产的绿色有机蔬菜和农场职工养殖的牛羊,发展起餐饮业,吸引城里人品尝山野之香。去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今年“五一”小长假以来,已接待游客5000余人。
上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转业官兵、知识分子和当地农民汇成垦荒大军,战风沙、斗寒暑,在戈壁荒滩上创建了家园。永昌农场保存了完整的农垦文化元素,青山农庄积极挖掘农垦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农垦文化,积极融入金昌市“紫金花城”旅游大景区。对原八一农场旧址规划建设,开发利用,如一黑瓦老墙的砖瓦老屋,修旧如旧,改建为咖啡馆;穹顶的果窖,改为参观的地下酒廊;蓄水量达4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除了补灌农田,改造为养鱼养虾、休闲垂钓区;改建农场公房、招待所、小院落为农家乐……
永昌农场秉承农垦精神,深化农垦改革,将农田变花园、花园变景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绿水青山中蹚出了一条经济转型的生态富场新路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管:甘肃省委网信办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