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耗时4个多小时,夹杂着树叶、杂草的浑浊冰山雪水缓缓从东大塘水点流入143团紫泥泉6连的一块种植扁穗冰草的地头。雪水经沉淀过滤,通过滴灌系统流入扁穗冰草的根部,这也是乡土草种繁育基地在今年冬季下雪之前的最后一次冬灌。
看着显行的扁穗冰草喝上了下雪前的最后一次水,143团林业草原管护工作站的大队长于克民一边打捞着渠中的杂草、树叶,一边掏出纸巾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和糊满泥浆的镜片。
6连这块地是由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组织建设的143团2023年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乡土草种繁育基地项目的地块之一。通过不懈努力,今年9月15日种下地的扁穗冰草种籽,目前已经绿意葱葱,长势喜人。
该项目负责人沙林介绍,一直以来,自治区、兵团使用的草种依赖进口或从外省引进,一“种”难求不说,价格还非常昂贵。由于新疆特殊的干旱、盐碱地理环境,进口、引进的外来物种时常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草种发芽率低,种籽和草的产量相对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沙林举例说,我国某专业科研机构去年在伊犁地区试种的澳洲进口无芒雀麦种籽,每公斤市场价格在50元以上,但种籽、草料产量很低,叶子少,坏种还多。而新疆本地的大叶苜蓿反而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得很好,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种植面积较少,价格较高,市场需求旺盛。
去年,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争取到兵团2023年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乡土草种繁育基地项目,将项目放在了师市林草资源最为丰富的143团。
这个项目投资600万元,建设乡土草种基地5000亩,项目涉及荒坡地块10块。其中,在紫泥泉6连等地种植禾木科扁穗冰草750多亩;在紫泥泉5连、10连采取林草结合方式,林间套种新麦草500多亩;在网红打卡公路S101路沿线,采集非常适合本地生长的天然草种,种植博乐绢蒿3700多亩。
长期工作、生活在牧区的于克民介绍,143团紫泥泉山地、草原在八师占比较大,这些土地不适合耕作和发展工业。近些年,这里局部出现草原生态脆弱、退化迹象,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在实行全封闭围栏式人工干预跟踪管理后,将会极大改变草原生态。
如今,新植的扁穗冰草、新麦草冬灌结束后,会在来年5、6月份进入花果期,可收获饲草3茬,8月结籽。目前,就地采集的博乐绢蒿草种已经播种完毕,只待盖上今冬“雪被”,明年将会迎来“乡土草种源头工厂”的丰收季,其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发挥到最大,使荒坡草原空间利用密度持续加大。据了解,项目也将带动当地劳务用工,进一步促进143团畜牧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因地制宜,正确处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和林业草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后期,将以此项目为基础,以点带面做实乡土草种扩繁,充分利用、鼓励发展乡土草种。到明年,项目还计划带动150团3000亩骆驼刺种植,提升142团3000亩草种基地建设,为各团场播新绿,实现师市林业、草原生态大保护、良性大循环目标。(通讯员 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