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农科院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山东省汶上县联合举办了“粮改饲”技术培训暨牧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

  老孟家庭农场是此次牧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的现场。“我们这里适合搞‘粮改饲’,我就从去年开始与山东省农科院对接,引进了优质苜蓿新品种,种了1100多亩紫花苜蓿。”农场主孟建告诉记者。

  “你看,这一片展示的是我院2014年通过了山东省审定的牧草新品种‘鲁苜18’。该品种通过混合选择法育成,蕾期株高70厘米~90厘米,茎秆细弱,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量丰富。播种后第二年干草产量高,农区亩产干草可达3000斤以上,粗蛋白含量达到21%以上,适宜农区高产田种植。”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牧草专家盛亦兵向记者介绍。

  原来,2015年,山东省农科院、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牧草体系创新团队与老孟家庭农场合作,建立了汶上牧草科技示范基地。在其中的紫花苜蓿新品种试种展示试验田里,共引种了“中苜1号”“鲁苜1号”“鲁苜18”“WL343”等10多个国内外优质苜蓿新品种。

  “这些展示的品种其实各有特点,不能单纯看品相就决定引种那个品种。”盛亦兵说,“比如说这个‘鲁苜一号’,是耐盐碱优质高产苜蓿新品种,可在含盐量0.35%的地块正常生长,一年可割4茬~5茬,在含盐量0.3%的地块每亩可年产干草2200斤。”

  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介绍,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再生性强、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而被称为“牧草之王”,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的首选原料。通过在汶上的大田种植试验看,国产牧草新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并不比国外先进品种差,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基础,可以为山东推进“粮改饲”提供优质牧草品种支撑。

  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选育出紫花苜蓿、大刍草等优质牧草品种6个,发布技术规程2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为山东省牧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品种和技术支撑。

  据山东前不久发出的《“粮改饲”试点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优质牧草(苜蓿)1000亩连片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带动全省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苜蓿等优质干草基本满足产奶牛优质饲草需求”。

  “必须改变优质牧草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山东省畜牧总站副站长翟桂玉说,“2015年,我国进口干草累计136.5万吨,其中,进口苜蓿草总计121.3万吨,山东省进口量为15万吨。而且,草比粮贵,小麦进口价约299美元/吨,苜蓿草价格高达336美元/吨。”

  “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农场刚刚收获了第一茬苜蓿,亩产约五六百斤。”孟建说。根据他的估算,种苜蓿种一年可以收6年,每年收4茬~6茬,每亩干草产量能达到1.2吨,现在售价每吨1800元,每亩毛收入大约2000元。而且,种草用工少,主要是土地和肥料成本,每亩纯收入有望达到1200多元。

  济宁市任城区幸福牧业公司经理乔炳志说:“进口草2500元一吨,这边卖1800元~2000元一吨,运输成本和损耗也低,对养牛户来说是好事。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在品种上不差,但牧草的机收、翻晒和打捆水平还需提高,产业配套体系还需完善,才能整体保障牧草品质。而且,这些牧草肉牛吃了之后,产奶量和牛奶品质,还需生产实践检验。”

  为了种好苜蓿,孟建投入了100多万元,购买了一组收获、打捆等进口机械。“这可不是一般农民能够投得起的。”翟桂玉说,“就是说,牧草种植推广的空间很大,但毕竟还是个新事,其管理栽培技术、农机配套、晾晒加工等环节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上一篇: 苜蓿种类_手机金农网 下一篇: 野苜蓿能不能吃苜蓿有什么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