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永昌县六坝镇党委兼政法委员冯永祯,看着手头的一份年底农作物营收账目表,乐得合不上嘴:“村民们的这个年过好了,未来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红火。”
自2010年开始,用了10多年时间,永昌县六坝镇从以种植大麦和小麦为主,成功转型成为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最广的牧草之乡。
苜蓿喜欢温暖半湿润的气候,通常在北方的紫花苜蓿生长周期仅为90天,这恰好是一年中六坝镇气温最高的三个月。而且,紫花苜蓿最适宜在土层浑厚疏松且富含钙的土壤中生长,六坝镇的土壤条件也恰恰符合苜蓿生长的这一特性。
既然六坝镇种植苜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何不试一试呢?2010年,镇上的干部们带领着农户们纷纷开始种植紫花苜蓿。
“刚开始很多农户不愿意种苜蓿,种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他们认为更稳妥。” 冯永祯说道,“后来那些带头种植苜蓿的农户有了可观的收入。最主要的是这种作物不娇贵,只要把水按时浇上,其他的几乎不用再操心,投入的劳动力少,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加入种植的行列中,产业慢慢扩大了。”
紫花苜蓿一次播种,可以收获7年,且每年都可以收获3至4茬,这个省时、省力且产量高的农作物得到了全镇农户的认可。
现如今,每年夏季,六坝镇的农户们都把紫花苜蓿、玉米、陆地蔬菜作为主要种植作物,利用苜蓿每吨价格在2400元至2700元之间浮动的优势,快速回拢资金,为冬季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作准备。“如果以后不想种苜蓿,也不需要倒茬,苜蓿这种植物本身对土地就有改善作用,后期随便种什么都可以长得很好。”冯永祯说。
六坝镇是永昌县的东大门,金昌市东河地区的商贸流通中心,兰新铁路、G30连霍高速和312国道穿境而过,这又为六坝镇下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打下了基础。
目前,六坝镇可耕地面积12.98万亩,其中牧草种植面积7.27万亩,占全镇60%至70%,牧草产量达6万余吨,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8000万元以上。通过引进和培育三杰、宝光、金方向等19家牧草收储加工企业,线上和线下双向销售草产品,产品畅销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
冯永祯说:“苜蓿是牛羊的‘营养面包’,我们希望增加牧草产量,做好精细加工,让这种‘面包’在六坝镇形成产业链,使六坝镇的苜蓿走向国际市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