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简称全国农技中心)、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主办的2023年全国小麦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业内相关专家和来自全国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校、加工收储、生产服务等单位近400人齐聚一堂,共谋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大计。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升小麦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专家纷纷表示,本届大会的召开,对提升我国口粮供给质量、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代表专家鉴评组发布2023年面包强筋小麦结果。谷神麦19、瑞华麦598、济麦44、中麦578、郑石9170、新麦26、藁优5766、稷麦336、华伟305、丰德存麦5号、新麦45、新麦58等12个小麦品种荣获2023年度优质强筋小麦金奖。
“新麦58”是2023年度优质强筋小麦金奖的品种之一。据洛阳市中垦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褚晓斌介绍,该品种非常广适,在黄淮南片产区都可以种植,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属于强筋小麦,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要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小麦,主要定位在面包粉等烘焙粉方面,市场需求旺盛;高产稳产,具备亩产800公斤以上的潜力;抗逆性强,具有抗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的能力,抗倒性好。“我们将以‘新麦58’产品为核心,做好粮食贸易,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褚晓斌说。
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骆芳表示,推广“新麦26”已有13个年头,公司将加强优质种质资源创制和优质品种的选育,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做优农业社会化服务。
会议现场,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乐丰种业有限公司等相关种子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达成订单签约小麦共计305万吨。
据悉,近年来随着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加快示范推广,小麦及其产品品质整体提升,优质麦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以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为代表的一批服务组织正逐步推动优质麦产业迅速发展。
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处长鄂文弟表示,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多家单位成立了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联盟每年组织品质鉴评、产销对接活动,发布年度优质麦质量发展报告、供求信息,从面粉加工企业需求端入手,搭建产销衔接平台,探索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带动各地优质麦产业发展。
“同时,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优质专用和节水抗旱品种仍不足、病虫草害逐年加重、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思考。”鄂文弟表示,希望联盟发挥好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促进小麦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衔接,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多层次转化增值。
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学旭、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粮谷中心相关负责人张肖肖、全国农技中心种业监测处处长张力科等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分别就2023年主产区小麦质量状况、小麦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我国小麦种业发展现状及制种大县情况介绍等内容作精彩报告。
“今年强筋小麦品质表现良好,面包烘焙品种好于去年,但是蒸煮品质受发芽影响,面条色泽较暗。”胡学旭提出,建议有关方面研究关键指标,健全小麦相关收购标准。同时,科研育种单位要重视对抗穗发芽品种的选育,品种审定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审定标准。生产管理部门要完善灾害天气预警机制,尤其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提前预警,采取防灾减灾措施。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说,我国小麦单产虽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土壤、气候、种植制度的复杂性和管理技术的差异性,国内不同生态区之间及同一生态区不同农田之间小麦单产差距很大。此外,不同地区因种植制度、栽培模式、技术到位率等因素,单产差异明显,提升潜力较大。吕修涛表示,为更好提升小麦生产水平,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24年农业农村部将启动小麦单产提升行动,选择区域代表性强、基础条件好、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100个小麦主产县,分片区、分类型、整建制开展单产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
有关专家表示,面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目标,围绕提升小麦供给质量这条主线,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沟通协调作用和合作平台作用,合力推进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