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它的豆瓣评分也是节节高升,直逼 9.0 ,似乎下一步就是挤掉《发条橙 》入榜豆瓣电影 250 了。

  但在电影之外,不少媒体和影评人也开始探讨起了《 奥本海默 》中那些 “ 消失的她( 他 ) ” 。

  比如以唯一一个女性中国国籍身份加入 “ 曼哈顿计划 ” 的吴健雄,用研究生时期未发表的一篇论文,解决了原子核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关键难题。

  又比如伊丽莎白 格雷福斯,是曼哈顿计划中为数不多可以操作考克沃特粒子加速器的科学家。

  还有哈佛大学化学博士莉莉 霍尼格、处理绝密文件的夏洛特 塞伯等等等等。

  然而在这些被忽视的女性清单中,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很少被提及,仿佛在上演一场消失的她中消失的她。

  寒春 1921 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育家,创办了一所男女同校的独立进步学校,祖父曾祖父都是数学家,姑妈则是小说《 牛虻 》的作者……

  要是 1940 年的冬季奥运会能够如期进行的话,寒春就会代表美国滑雪队上场,很可能之后就不会踏足核物理。

  也就是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的这个阶段,寒春被招募到了 “ 曼哈顿计划 ” 里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时间来到 1945 年 7 月 16 日,第一颗被引爆,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

  然而那天寒春却被禁止进入试验区,但这样的时刻,她不想错过,于是搭着同事的摩托车偷偷溜进了园区。

  “ 面部先是感受到一阵热浪涌来,爆炸后的光辉汇成一片‘海洋’,随即被紫色光芒吸收,伴着蘑菇云上升。 ”

  而寒春当初加入曼哈顿计划时,以为造只是为了震慑下日本,没想到会真让无数普通民众受到伤害。

  只不过,如果说《 奥本海默 》中没有提她还勉强还说得过去的话,但在一些完整梳理 “ 曼哈顿计划 ” 中女性角色的文章里,没有寒春就多少有点估计故意绕开的意味。

  1948 年,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寒春终于抵达中国,先后到了上海、延安,最终选择待在延安解放区。

  但寒春的这一举动,在西方媒体的眼中,却被误读成了曾参与 “ 曼哈顿计划 ” 的美国核弹专家叛逃到中国。

  很长一段时间,寒春都遭受着麦卡锡主义者的怀疑与言语攻击,甚至有人画了幅风衣漫画讽刺她,并冠以 “The atom spy that got away ( 叛逃的原子间谍 ) ” 。

  却是,寒春来到中国后,她压根就没再干过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而是和丈夫一起转投到奶牛管理和品质改良工作上去,更别谈泄密一说。

  但这根本就挡不住寒春的热情,要设计画图她就捡些砖头,自己搭一个支架,放上五合板,铺单,作图工具就这样搞定,她还戏称这是她的 “ 砖立( 专利 ) ” 。

  期间,她还搞出了牛奶冷冻奶罐,水平和当时美国同类产品不相上下,直接打破了国外垄断,一把拿下了国内七成的市场份额。

  1982 年,他们又来到了北京沙河小王庄的农机院农机试验站牛场,到 2001 年时,在寒春夫妇的科学饲养下,中国奶牛单产已经从年产奶量不足 7000 公斤,变成了年产奶 9088 公斤,个别甚至超过 13000 公斤。

  至于是怎样科学饲养的,举个例子,寒春有个专门的 “ 牛情管理 ” 记事本,里面记录了从 1963 年以来各种牛奶器工艺对奶细菌含量的影响,详细程度让一些畜牧专家都感到汗颜。。。

  2003 年,阳早去世,寒春遵照老伴儿的遗嘱买了最便宜的盒子,把骨灰埋在了奶牛场的草地下面。

  用寒春自己的话来说,她这是把精力都付出到了另外一个信仰( 中国 )上来。在朋友作家魏巍的嘴里,寒春和阳早也是典型的 “ 白求恩式国际主义战士 ” 。

  总的来说,在寒春的一生中,虽然在曼哈顿计划也算是个不能忽视的角色,但核物理始终不是她人生的主旋律,奶牛以及奶牛背后的主义信仰才是。

  这次《 奥本海默 》的上映以及影评人的讨论也算是一个契机,一个去了解、去补全那段历史的契机。

上一篇: 【直播预告】到有风的地方看云南奶牛产业“乳”何发展 下一篇: 有人竟在訾洲河滩养奶牛每天都定时“散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