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一场春雨过后,蒙旗草原焕发出勃勃生机。丝丝绿意悄然浮现,山坳处成片的草原披上绿装。牛羊和马儿在草原上悠然漫步,尽情享受着开年后的第一口鲜嫩青草。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欧拉羊、河曲马、雪多牦牛等农产品荣获国家农业部“国字号”地理标志称号,并取得众多商标,“雪多牦牛”“欧拉羊”更是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这里的天然草场绿色纯净无污染,优良牧草品种繁多,营养丰富,被誉为“亚洲一流,青海最美”“天赐蒙旗·全域有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进入新时代,河南县踏上新征程,认真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生态有机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利用天然草原的生态优势和牲畜品种优势,聚焦“两山”实践成果转化,突出“绿色”“有机”“智慧”,不断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放大畜牧商品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有机、联牧富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只羊:打通活畜线日清晨,家住宁木特镇德日旦村的公保扎西化身“摄影师”,给自家一只优质的欧拉羊拍摄了一组精美照片。照片中不仅有欧拉羊,还有壮阔的大草原。随后,公保扎西将照片通过手机上传。

  同一时间,宁木特镇政府办公室里,尼旦扎西收到了公保扎西家欧拉羊的照片。经过一系列审核,公保扎西家的欧拉羊就出现在了“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活畜购物平台上。若有顾客下单,就意味着这只欧拉羊已被售出。七天内顾客付款,公保扎西则代养这只欧拉羊,秋季时可按顾客要求上门取货或屠宰后邮寄,牧民足不出户,欧拉羊就能销售到全国各地。

  公保扎西家有130多只欧拉羊生产母畜,约133.33公顷的草场。今年,他已在“小黄车”上架了20只羊羔。上架的羊羔有严格要求,拍照时必须显示出耳标,让顾客清楚知道自己买的是哪只羊,且出生时间要达到8个月,秋季宰杀时能达到要求的体重,在31公斤至35公斤之间。

  2023年底,河南县开发上线了“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乡村振兴智慧平台,使欧拉羊成为河南县牧民群众的“致富羊”,也改变了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公保扎西表示:“如今网上购物已成趋势,我们也想通过网购平台,一方面销售畜产品,另一方面宣传我们美丽的草原。”顾客下单后,代养的牧户需定期上传欧拉羊的照片和视频,同时还会附带上传一些草原美景,让顾客了解自己的欧拉羊生活的环境。

  活畜线上交易,不仅能让牧民的畜产品卖出好价格,还能推进当地文化旅游,提升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草原保护,实现利益最大化。宁木特镇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尼旦扎西说,以前当地牧民牲畜交易途径单一,要么等商贩上门收购,要么送到县上的屠宰场,遇上市场行情不好,牧民只能一直养着,等待行情好转,有时一养就是三四年。如今,依托线上销售,欧拉羊超过一年就会出栏,极大地减轻了草场压力,使养殖周期更短,群众受益更多。

  河南县打造“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文旅产业IP,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文旅+互联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截至4月中旬,宁木特镇有50多户养殖大户参与欧拉羊线只羊。全县各乡镇上架了2900多只欧拉羊,下单了1700多只,最多的一户牧民家接近10只,成功打通了活畜线上交易的通道。

  对于河南县的蒙古族群众来说,河曲马曾是群众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亲密伙伴。在游牧生活中,它是转场的交通工具;在草原放牧时,它又是生产工具,其重要作用无可替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摩托车、汽车在牧区逐渐普及,河曲马功能被逐渐替代,渐渐淡出牧民视野。但家住河南县柯生乡尖克村的桑杰扎西却是河曲马的忠实爱好者,他买马、养马、繁育马匹,马匹数量从最初的几匹发展到了如今的60多匹。

  “以前,马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伴侣。如今,马的作用没那么大了,每年那达慕大会上会用它来,它仅仅成为娱乐工具。”桑杰扎西表示。

  202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桑杰扎西了解到马奶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药用功能,对肺病、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有治疗作用,而且附近牧民不时上门求购马奶,于是,他决定成立合作社,让河曲马再次发挥作用,夏日拉泽河曲马合作社就此应运而生。

  桑杰扎西家有500多只羊、300多头牛,草场面积达约426.67公顷。但牛羊加上马匹,自家的草场已完全不够用。而且一匹马的食草量相当于6只羊的食草量。牛羊还能产生经济效益,马匹要想获取经济效益只能依靠马奶。

  2023年,桑杰扎西雇用村里5名牧民负责放牧、挤奶等工作,每人都明确分工,尤其是挤马奶时需要两人协同配合。

  “河曲马一年四季都能挤马奶,夏秋季节,每匹河曲马每天能挤马奶约2.5公斤,冬春季节,每匹河曲马每天的产奶量约0.5公斤,马奶每公斤售价100元。”桑杰扎西进行了比较,以夏季为例,20头牦牛日产奶量约35公斤,收入250元,而一匹河曲马日产奶量约2.5公斤,收入同样是250元左右,相比之下,河曲马产生的效益更好,对草场保护也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去年,合作社的马奶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往甘肃、等地。过剩的马奶则被加工成了酸马奶,保质期可达个月。经过一年多的经营与销售,马奶市场逐渐被打开,桑杰扎西有信心将马奶打造成河南县又一特色畜产品。

  今年,合作社花费18万元在县城附近流转约266.67公顷的草场,进一步扩大河曲马养殖规模,同时加强马奶的加工与销售。“如今,我们面临的草场压力较大,后续我们的发展计划是逐步减少牛羊养殖数量,通过河曲马的马奶增加收入。同时还打算在县城或西宁市开设马奶销售店,让新鲜的马奶能第一时间销售出去。”桑杰扎西充满信心。

  4月15日清晨,旦正昂杰前往柯生乡收购牛奶。他将收购来的牛奶经过一系列处理检测,确认符合标准要求后,再送到了青海启龙商贸有限公司河南县启龙牧场。在牧场,牦牛奶经过一系列加工,变成了我们熟知的阿米雪酸奶、雪山咖啡等一系列产品,使牦牛奶的“身价”大幅提升。

  旦正昂杰是柯生乡柯生村牧民,家有50多头牛和约33.33公顷草场。早些年,旦正昂杰与许多传统牧民一样,依靠草原过着游牧生活。仅靠牛奶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收入微薄。

  为了让自家的有机牦牛奶卖出好价钱,2017年,旦正昂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河南县吉刚拉扎尕布有机产品推广有限公司。最初的想法只是利用妻子的手艺,将自家的牦牛奶制作成酸奶,在县城销售,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好,自家的牦牛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于是,旦正昂杰开始收购全村乃至全乡的牦牛奶,为牧民们的牦牛奶销售增加了一条渠道。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旦正昂杰收购牦牛奶的范围也扩展到了河南县各个乡镇。收购回来的牦牛奶,在制作酸奶后剩余的部分就提供给启龙牧场。

  “这些年,每个村与我合作的牧户有20多户。我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他们的牦牛奶,加工一些简单的乳制品,从而提高牦牛奶的价值。用不完的牦牛奶再提供给更大的企业制作更高端的产品。”旦正昂杰说。

  旦正昂杰每年要向启龙牧场提供约200吨牦牛奶,然而这仅仅是启龙牧场所需牦牛奶原材料的一部分。启龙牧场场长多杰仁青告诉记者,牧场每年所需牦牛奶约500吨,除了旦正昂杰提供的之外,牧场还在全县各乡镇建立10个奶站,另外在相邻泽库县也建立了2个奶站。即便如此,牦牛奶依然供不应求。

  如此庞大的牦牛奶需求量,得益于启龙牧场多元化的产品。目前,启龙牧场拥有三条生产线,生产的阿米雪酸奶、酥油、雪山咖啡、牦牛蛋白粉等产品支撑起了牦牛奶的需求量。

  为保障牦牛奶的供应量,启龙牧场采用“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订单运作模式,组织牧民群众开展标准化和合作化生产。多杰仁青表示,目前启龙牧场有60多名员工,均为当地牧民,与牧场合作的合作社有10家,直接带动农户达1200多户。

  如今,在广袤的河曲草原,牧民犹如忠诚的守护者,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呵护着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绿草。

  草原也以其慷慨的胸怀,赋予牧民发展的机遇。牦牛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兴起,牦牛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它们产出的牦牛奶成为牧民们的宝贵财富,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金山银山。

  牧民在守护与发展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繁荣的画卷,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乐章。

上一篇: 每年4000万吨内蒙古改写中国粮食版图 地球知识局 下一篇: 绿色草原牧场6.4万亩应用水肥一体大田玉米全面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