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至9月是蜱的活动高峰期,随着天气转暖,人群户外活动增加,人与动物被蜱虫叮咬的几率也不断升高。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环境和动物体表。户外生产和活动可能会与蜱密切接触。蜱一般寄生在鼠类、家畜、宠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常附着在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蜱虫在等待动物时,通过第三和第四对腿抓住树叶或草,伸出第一对腿,当寄主经过时,它会迅速抓住并爬上动物身体。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蜱通过吸食人或动物血液的过程传播疾病。如果寄主血液中存在病原体,蜱会将病原体与血液一起摄入体内;蜱的少量唾液也可能进入宿主的体内,如果蜱带有病原体,可将病原体传播给宿主。
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疾病、31种细菌性疾病和32种原虫性疾病。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感染后可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
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后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该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如果被携带黄热病毒的蜱虫叮咬后会引起“森林脑炎”,突发高热、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和瘫痪为其特征,常有后遗症。
人被蜱叮咬后,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清除蜱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
无论是在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清理蜱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经蜱传播的疾病早期常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冷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是瘙痒、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有的会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如果在蜱叮咬后或清理蜱后,出现上述症状,尽快就医,告诉医生最近接触蜱的情况。
1、减少暴露高危场所。应当尽量避免在蜱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
2、户外活动前防护。蜱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3、进入室内前检查蜱。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体表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