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内蒙古的冬天可是比起东北也毫不逊色的。那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里,当风雪覆盖了整片大地,靠草原放牧的牧民们都在做什么?
内蒙古的冬天,可以用“冰天雪地”来形容,想要像夏天那样让牲畜们自己去找天然的食物和水几乎不可能。所以,牧民需要将提前储备好的饲草料和水定时给牲畜补给,加之为迎接“新生命”做准备,所以冬季里的牧民可不悠闲,甚至比夏季还要忙碌。
家住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斯庆大叔养了400多只羊,他每天都要去羊圈里查看好几遍才能安心。因为一月份开始,他将迎来100多只小羊,还有几只小牛犊和小骆驼。
这几天,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的阿如汗家的羊已经开始下羊羔,保羔是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每天早晨,阿如汗都要先去羊圈看下的羔子,喂草料。
然后,他可以有时间回家喝点奶茶,但喝完茶他紧接着还要去羊圈把羊放到草场上,再开始收拾刚下的羊羔,有的大羊不会照顾羊羔,如果不将刚出生的小羊羔身上的血水擦干,小羊就会冻死。阿如汗还要收拾羊圈,把围栏上的羊毛打扫干净。
中午吃完饭,还要照顾刚下的羊羔,让母羊给羔子喂奶,给母羊喂干草。等大部队羊群回来了,还要再补些草料,天也就黑了。
冬季里的那达慕是牧民心中最重要的大型娱乐活动。他们会身穿节日盛装,不畏严寒地赶往三乡五里空旷的草场上,参与蒙古族男儿三艺,摔跤、射箭、等比赛。
为了参加今年的那达慕,“90后”牧民朝克傲其尔早早就从自家养的十几峰骆驼中选了样子最帅、身体机能最好的四峰。他要参加赛骆驼和骆驼选美的比赛,往年他家的骆驼成绩不菲,今年他更是信心满满。
除了各种比赛,最近,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正在举行迎新年群众文艺晚会,参加本次演出的都是该旗民间艺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并且多才多艺,表演了如《呼麦》、《沙嘎舞蹈》、《女生长调》等富有民族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正如许多人会在冬季跑到东北看雪一样,近年来冬季到内蒙古度假的风气盛行开来,这里的冬天越来越热闹了,让不少牧民们看到了除了放牧之外的“生财之道”。
浑善达克沙地才的牧民张金明曾经是“漂一族”,为了能够多挣钱,他曾远离家乡,外出打工。但近年来内蒙古的旅游业越做越好,让他看到了家乡的可能性。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有骆驼钟爱的水源和榆树,是古往今来最大的双峰驼养殖基地。他回家以后,看准商机,养起了骆驼。整个冬天,参加比赛活动,接待旅游客人骑乘,一年下来的收入比以前在外打工高得多。这家,回得值!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因独特的三少民族聚集地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当地猎民玛努彦如今也不只顾着打猎,而是把许多精力放在了赚“旅游钱”上。冬天,林子里满是厚厚的雪,还有游客来感受冬天的鄂伦春。
玛努彦除了接待一些游客,就在家做一些桦树皮、袍子皮等一些手工艺品,等到来年游客最多的时候,她就可以获得不小的收益了。
斯庆大叔如今就要每天都要和几百公里外刚出生不久的孙女视频,他盼望着能通过视频见证孙女的成长,等到来年夏天再接孙女在自家的草场上玩耍。
阿如汗的爱人则通过微信和朋友们商议团购青储的事情,还有些城市里的朋友通过微信向他们订购新鲜羊肉。现在,他们的许多小生意都要靠微信来沟通维持。
没能亲临那达慕的阿敏布若是以前可是要后悔死的,但现在虽然有些遗憾,却还有法子可以弥补,那就是——直播。不仅画面清楚,信号也很稳定,跟在现场看差别感觉也不是很大呢!
如今,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逐渐改善: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有无利好政策;在微信上与他乡的亲朋聊天;上网寻找商机;观看网络直播……
但那些深深印刻在骨血中的传统也从未被遗忘:偶尔三五近邻亲朋欢聚依然大快朵颐,不醉不归;那达慕时依然穿着最华丽的衣服出席;依然怀着对自然和生命最崇高的敬意安逸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