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乳都”,你喝到的国产牛奶大多是从它那里生产并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它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你能在这里尝到各族美食,它是一个位处内蒙,口音却和山西非常相似的城市...
对,它就是人们去内蒙古旅游时,总被当作中转站的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这个名字是蒙语,翻译过来是“青城”的意思,日常生活里,大家总是亲切地叫它“呼市”。
山西和内蒙的同学应该能懂,呼和浩特是个蒙西城市,这里生活着很多从山西走西口,来呼市定居的人,所以今天的呼市人说话的口音和山西十分相似,比如句尾总有一个弯弯绕绕的尾音,以及喜欢用叠词。
因为这份亲切感,在谈到去内蒙旅游,呼市总是被“忽视”这件事的时候,我总是自发地为呼市鸣不平。
我还喜欢呼市的建筑,在多民族聚居的背景下,你能在呼市的市区,看到佛寺、清真寺以及教堂隔街相望的景象。
呼市,它就是这样一座包罗万象的城市,无论如何,它都值得让我们在内蒙的旅程中,为它停留两天一夜。
第一天,先在市区内看各个宗教的建筑,它们都聚集在一起,可以一路打卡过去,然后去塞上老街、宽巷子寻觅美食,对,呼市的美食也都很集中!
第二天,你可以在新城区看完博物馆,然后在新城区集合,包车前往敕勒川景区,那里,有山、有水、有草原,不用特意转乘火车或大巴,也能感受到草原上的风。
大召寺是一座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寺庙,大召用蒙语说就是“伊克召”,意思是大庙,他还有个汉语名字,叫无量寺。
在藏传佛教中,每种颜色的背后都有它的含义,而藏传佛教的建筑,也好以繁复的色彩来凸显出建筑本身,大召寺的大雄宝殿就是这种风格的建筑,其余皆为汉式。
其一,银佛,当年建寺时,建寺的发起人从尼泊尔请来了巧匠,用掉三千斤纯银铸造了一座释迦摩尼佛像,故而这座寺庙也被称为“银佛寺”。不过大召寺的殿内是不允许拍照的,这里就不做展示了。
其二,龙雕,在寺庙的建筑的通天柱上,有两条金龙盘踞于上,神奇的是,这两条金龙是由纸与泥浆制成的,但在漫漫岁月中,却没有出现缺痕。
其三,壁画,大召寺的壁画相传是用天然石色作颜料,敦煌壁画中,也大量使用了这种色相稳定的矿物颜料。从1984年开始,这批有数百年历史的壁画因急需修复,被陆续搬入呼和浩特博物馆。
阿拉坦汗广场旁边就是塞上老街,这是一条卖小吃与古玩的街区,它本身是有“明清第一街”的说法的,因为这里原本是明清时期对外交易的重镇,但现在的塞上老街是新建起来的仿古建筑群。
不能说塞上老街是个会让人踩雷的小吃街,因为味道都还可以,但除了“图雅家蒙餐”之外,似乎就没什么能推荐的呼市特色美食了。
不过这条街上还住着很多本地人,如果你对呼市的老城生活感兴趣,反正几个景点都挨在一起,一起顺道看看呗。
呼市的将军衙署,有“漠南第一府”的美誉,它是按照清代一品封疆大吏的规格建造的。建于乾隆年间的它,到今天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
在它作为将军府衙的172年间,有78位将军在这里办公居住,当时全国范围内的驻边疆将军府邸共有13处,但呼市这座,是目前保存最完善的。
如果你对清代的武官府邸感兴趣,想要代入一下二月河先生的《乾隆皇帝》书中的剧情,倒是很适合来这里感受下,当年塞外将军的生活。
将军衙属最美的时节是春天,虽然它是武官住所,听起来是威武硬朗的,但每年四五月份,院子里的杏李以及丁香,都会在枝头竞相开放。
这是一座清代四合院建筑,里面的物品多为复刻品,其实看点不太多,只有在桃花灼灼的季节,才会引起人们对公主生活的无限遐想吧。
如果你是个爱看博物馆的人,肯定知道,国内各个城市的省市级博物馆的文物,有很高的相似性,最后逛下来总是会兴趣寥寥。但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那么它的馆藏内,必然有很多有关古代少数民族的物件,放在平时,这些都是会被当作特展展出的。
既然到了呼市,最好是直奔内蒙古博物馆的“大辽契丹”展区,这里会将契丹族波澜壮阔的草原文明变迁史,通过各个时期的文物展现在你的面前,这可是个感受游牧文明的好机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鬼吹灯中到过的契丹族女巫木棺,西周春秋时期,陈国公主墓中出图的黄金面具,以及内蒙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匈奴鹰顶金冠。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就是敕勒川,而如果你是《剑侠情缘》这款游戏的玩家,游戏中有一处“阴山大草原”,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这个位处于祖国北疆的万亩草原,离呼市市区只有十几公里,自驾过去只要半小时左右,入口就有免费的停车位,而且坐103路公交车是可以直达的,这是最方便的点。
来敕勒川草原的最佳时间是7月份,此时的草原虽然比不上呼伦贝尔草原,却也能体验到一望无际的辽阔感。
景区里可以租共享自行车骑行,在草原上骑行时,可以看到远处优哉游哉的牛群,它们看向你,好像在对你说“欢迎你,旅行者,我们欢迎你,就像欢迎草原上的风”。
我看网上有人反馈说,导航会定位在哈素海码头,但有时会不让进,你只需要和管理人员说你在里头定了农家乐就能通行了。
夏天的哈素海,开着满湖的荷花,从敕勒川草原开过来的时候,会有种上一秒还在北疆的草原,下一秒就来到江南的穿越感。
烧麦到底是写作“稍卖”还是“烧麦”,民间有个说法是,当时这种蒸点是在茶馆里头捎带着卖一下的,所以才叫“稍卖”,不过现如今已经混用了。
对,内蒙西部(呼包鄂和周边城市)的烧麦和南方的糯米烧麦不一样,是纯肉馅的,大多只用牛羊肉,呼市一般都用羊肉,呼市人对羊肉爱得深沉。
烧麦里还会加大葱,多数只用葱白,因为葱白的味道浓烈。外面那层皮的样子也比南方看起来更精致一些,是花状的。
其实细说起来,内蒙版的烧麦感觉更合理一些呢,是经典的“碳水包肉”,虽然呼市本地人会用焙子夹稍卖,这种套娃行为倒是和南方“碳水包碳水”的烧麦如出一辙。
那么,在呼市吃烧麦该去哪家呢,呼市是有“烧麦文化街”的,但也不用这么刻意地去打卡。其实随便去一家人多的,特别是爷爷奶奶多的地方就行了,一般这种有代表性的名小吃,在本地真的很难出错。
老绥元烧麦丨 呼市随处可见的连锁餐厅,店里的蒸羊肉大葱烧麦是招牌,典型的皮薄肉多的好烧麦,咬一口,羊肉中冒出的热气里带着非常足的葱香味。
德顺源|老绥元有名的是蒸烧麦,煎烧麦就不如德顺源了,羊肉烧麦在煎锅上滋啦作响,一口焦香气的羊肉烧麦,再加上一碗鸳鸯双杂提提味,满足~
沁园稍卖|沁园在呼市只有一家,只开一家的话,品质就好把控,于是老板对烧麦的原料抓得很严,羊肉用的是苏尼特羊上的掀板肉,还有宁化府的陈醋、托县的辣子,讲究。
呼市主流的酿皮是巴盟酿皮,它的原料是产自内蒙河套平原上的小麦粉,加水后呈乳白色,现蒸的酿皮十分筋道。
在呼市,是可以将酿皮和牛筋面、粉皮掺杂在一起吃的,去店里和老板说要一份“三掺”,对方就明白了。
我对莜面最初的认识是山西的“莜面栲栳栳”,这种用莜麦做成的面食本身是没啥味道的,全靠配菜和佐料来调味。
一个小知识:麦当劳当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找了一大圈的本土土豆,最后把自家的土豆产区定在了包头。
老字号巴盟酿皮丨 开在公主府商业街的一家老字号酿皮店,去完公主府就能顺道去吃,口味不重的话记得跟老板说少盐少酱油。
这爿小小的杂碎店,只开早午档,每到开门营业时,就如同要行军打仗一般,本地人超级多,来这里吃饭,十有是要拼桌的。
有的杂碎店里会往杂碎里头掺土豆条,但老贝尔家是满满当当的一大碗料,用筷子挑一挑,就会有种快要从碗里溢出来的感觉。
回族在呼和浩特是仅次于蒙古族的少数民族,而这种油酥发面点也是呼市人民惯吃的一种主食,用来泡汤或者夹东西吃就行,呼市人开玩笑说一个焙子能夹起宇宙万物。
而在老贝尔的店里,客人们吃羊杂碎,都会要上两个“牛舌头焙子”,就是烘烤的像牛舌头一样的焙子,可不是什么凉菜。
把“牛舌头”泡进羊杂碎碗里,浸泡到柔软之后,鲜辣的滋味便弥漫进了焙子里,焙子就着羊杂碎,这就是呼市人相当扛饿的一份重口味早餐。
到了内蒙,自然还得吃下冰煮羊,这种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进行烹煮的火锅,会在火锅上桌前,在锅子里堆满冰块,与羊肉一同加热。
羊肉在触碰冰块时收紧,遇热时又会张开,这样子涮羊肉,煮久了反而会更嫩。不过这只是原理,实际出品还得看肉的品质。
冰煮羊里的羊肉一般是肉块,但泽成把羊肉切成了有一定厚度的羊肉条,而且要一斤起点,对独行侠客人不太友好了。
如果你问一个呼市朋友,去呼市要吃些什么,十有都会告诉你去格日勒阿妈,因为这家实在是太有名了,是各路综艺节目来呼市外拍,都会带着大队人马去品尝的呼市“代表性蒙餐厅”。
当地人把这家推给外地人,还有一点原因是,纯正的蒙餐,很多外地人是吃不惯的,其实很多本地人也吃不惯,改良过的格日勒刚刚好。
手把肉羊肉一份得有一斤多点,菜码足也是呼市菜的特点,肉质嫩而入味,肯定不膻的,这年头做羊肉都去不了膻味的,哪儿好意思出来开店啊。
锅茶,这个是来蒙古旅游必喝的奶茶,不过它是咸口的,还能往锅茶里加肉加奶皮子之类的蒙古特色菜,它本身就是一碗汤的底子。
哦对了,店里有蒙族的服务员,有些服务员的汉语不是特别好,难免会照顾不周,咱们关注食物本身就好。
店里还有一道很有人气的奶制甜品,蒙古冰糕,特神奇,它其实就是奶皮子衍生出来的甜品,口感介乎于芝士与冰淇淋之间。
巴彦德乐海丨 这家蒙餐在呼市也是非常有名的,如果你觉得格日勒阿妈太过游客,可以去德乐海蒙餐馆,品类和格日勒都大差不差,这是一家金碧辉煌的店,是爸爸们会掏手机出来拍的那种装修风格。
新察哈尔奶茶馆|开在西落凤街上的蒙餐小馆子,比之前面两家,就更本地化了,奶茶相比格日勒阿妈家的要更浓一些。重点是它家有前两家都没有的内蒙烩菜,把土豆、牛肉和豆角都闷成泥的状态,再烩制在一起,这种放在锅里一起炖到烂的菜,就是要做出“糊成一团”的状态,才能香到天边去。点评上他家是歇业状态,其实是开着的哈。
呼市也有一条叫“宽巷子”的美食街,因为呼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所以它的美食街是真·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街。
你也可以在场面浩大的龙盛源拌菜店门口惊呼一句“我的妈呀”,然后在慧德和的点心铺子里买几样老式点心,这些都是呼市朋友们的童年味道。
回民街里还有一家叫“清真王维”的烤羊肉串店,是我在列“呼市美食list”时最馋的一家店,馋疯了的那种。
感受下三块钱一串的烤羊肉串,肉块真是个顶个的大,口感略硬,但盖不住它在美拉德反应下,产生出让人上头的香气。
宽巷子太好吃了,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于记的麻辣羊蹄、世红的凉糕、梦飞的辣焙子…不胜枚举,我不吃到扶墙而出,简直就是对不起我的胃(胃:我谢谢你)。
图雅家蒙餐开在塞上老街上,被当地人说是塞上老街上唯一一家值得推荐的蒙餐店。它是那种有些类似大排档的店,你可以直接端个小马扎,坐在店门口吃。他家的拌炒米、肚包肉是被大家公认的美食。
拌炒米全称是“酸奶油拌炒米”,酸奶油是内蒙的特色酸奶,在当地被叫作“奶嚼口”,酸味特别重,外地人口空吃可能会不太习惯,但用它做拌炒米的话,就变成了有点粘着力的,稀奶油口感的小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