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出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的一个牧民家庭。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父母一家14口人,生活在治多县治渠乡江庆村的夏洛牧场。因为我家乡在长江源头,所以后来我们叫它“长江一号牧场”。
在我不到10岁时,我和弟弟到县城上学,全家搬到了治多县城。一直到大学毕业,我成为西北民族大学的一名辅导员,儿时的牧场都是我心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从小,爷爷就告诉我,牧场是我们的根,我也一直很想为家乡、为牧场做点什么。
治多县是三江源区三大天然牧区之一,随着一些牧民到城市发展,牛羊的数量逐渐变少,民俗文化也渐渐失色。
2018年,一次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卓巴仓计划”。“卓巴”在藏语里是“牧民”的意思,而“仓”是“家”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叫“牧民之家”。通过建设卓巴仓亚洲水源生态牧场,应对青藏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和青藏游牧文明传承衰微的问题,这一下我听到了内心的召唤。这一年,我辞掉高校的工作,回到牧场。
我家的长江一号牧场成为最早的“卓巴仓”建设试验地。从2019年3月开始,我把牧场房子做了翻修,向着“零污染牧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牧场有原生态的植被、成群的牛羊和清澈见底的长江水源,加上更新的设施,传统游牧生活方式有了展示的窗口和保留的契机,我们也试着带动旅游。
试验的成功让周围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我们凑在一起,成立了长江牧场联盟。对加入联盟的牧民,我给大家培训如何做一名新型牧民,这样既改善了牧民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他们的接待能力。我们尝试对接旅行团,开展牧场生态游学项目,让游客在长江边的牧场上感受牧民生活,体验生态监测巡护工作。游客中,有的是离开牧区的孩子,回来寻根;有的来自大城市,在这里和大自然深度接触,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作为长江边上的牧民,我们更重要的职责是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大部分时间里,牧场采取“弹性巡护”的方式,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在必要的监测期,我们会组建志愿服务队监测和巡护小组,小组成员中包括牧民、行政工作人员、大学生,大家制定详细的巡护计划,完成牧场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分布调查。
现在,已有11户牧民自愿加入长江牧场联盟。我们也在持续增收,稳稳端起“生态碗”。爷爷说,牧场是我们的根。如今,我们的根越扎越深,根系向着四面八方伸展。
查荣索巴才仁的故事是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的典范。这种社区合作和资源共享模式,为生态保护和共同繁荣树立了典范。与此同时,他通过生态旅游项目,使游客亲近自然,深化了其对生态保护的理解。这促进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长江源可持续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他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不仅改善了自家牧场,还激励了年轻人,通过建立长江牧场联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计。他的经验表明,生态旅游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促进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为社区和自然环境带来积极影响。他的故事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益启示。
治多县是三江源区三大天然牧区之一,随着一些牧民到城市发展,牛羊的数量逐渐变少,民俗文化也渐渐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