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紫花开,召唤幸福来。近日,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达米花嘎查万亩草业种植基地的紫花苜蓿迎来了头茬收割期。蓝天白云下,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苜蓿草流青溢翠,四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加紧收割。随着机械驶过,一行行苜蓿整齐倒伏在地里,形成绿色垄条,茂盛的“绿色海洋”不一会儿变成了“条纹地毯”,一幅丰收景象悄然映入眼帘。

  “这是我们去年夏季播种的苜蓿,今年是返青割的第一茬,目前长势不错,预计每亩收割300公斤左右的干草,从收割开始到结束大约需要6-7天时间。”现场负责人崔海峰说。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耐寒抗旱,且草质本身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非常高,宜被牲畜消化吸收,是喂养牲畜的优质饲草料。同时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固土保墒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崔海峰介绍说,今年,该基地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大幅提升饲草亩均效益,确保苜蓿营养成分最高、品质最好。紫花苜蓿每年收割三到四茬,为了降本增效,基地还采用进口大型机械化作业,即省去了人工,又节约了成本。

  万亩草业种植基地的大丰收给周边嘎查的牧民带来了就近务工的好条件。这几天,朝日格图忙完家里的农活后来到基地务工,每天的务工费还很可观。“家里的地种完以后,有闲暇功夫就来这里打零工,一天能挣200元。”照日格图高兴地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牧区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广袤的乡村沃野就是巨大的天然“绿色宝库”。近年来,道老杜苏木依托地处北纬38度优质饲草料种植“黄金带”的区位优势,以“种养结合、以种促养”为抓手,按照“生态优先、以草定蓄、草畜一体、循环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价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优势,让绿色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产业变成“摇钱树”,让乡村成为“聚宝盆”。

  达米花嘎查党支部扎拉根巴拉尔说:“从前,我们这里因干旱缺水、风大沙多,在人们记忆中‘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通过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带动将嘎查的1.15万亩沙地集中连片流转给企业大力发展苜蓿产业,让沙地实现生态、生计兼顾,达到增绿、致富共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10万亩紫花苜蓿开镰收割 下一篇: 宣威城区新修四条路即将完工原文化路龙堡路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