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8日电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旨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也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树立了标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但是,我国分布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
防治沙漠化,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实现环保和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在素有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牧高科)自2009年以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将沙漠变绿洲,走出了一条治沙之路。
据了解,乌兰布和沙漠有我国的八大沙漠之一称号,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这片千年荒漠,一年四季风沙漫天,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可达50摄氏度,每当狂风肆虐,沙土随着大风就会形成一圈圈的红色旋风席卷整个沙漠,远远看去,就行欧洲斗牛的画面,故有“红色公牛”之称。
将沙漠变绿洲,圣牧人曾经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在起初,由于没掌握沙漠气候的“脾性”,3000亩土地颗粒无收,投入的600万元随沙尘飘走;有时,一场场风沙将绿油油的幼苗全部掩埋,所有的付出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经验总是来自多次的失败及在失败之后的思考和总结,痛定思痛后,圣牧的创始人姚同山认识到:要在这里扎根,首先要做好防风固沙。要建立牧场,首先要保护生态环境,在牧场周边建立防护林,遵循“益草则草、益林则林”开发原则;同时建立了水利及节水灌溉体系,交通道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就这样圣牧开始了沙漠的开发。
短短7年时间,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出现了一座“绿色花园”,站在圣牧瞭望台鸟瞰整个牧场,树木郁郁葱葱,草场阡陌,随着圆心向天边一圈一圈的散开。电通、水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健全。
在谈及圣牧当初选址乌兰布和沙漠时,姚同山谈了自己当初的想法,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奶业打击颇重,一直身处在行业里,就想着中国地域辽阔,总有一块绿色、环保并适合生产有机牛奶的地方。经过多次考察、实验,最终选址。
乌兰布和沙漠是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冲积形成,沙漠下黄河千年古道白垩纪时代形成的十几米厚的红胶泥层,沙漠浅层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宜于灌溉。在磴口县境内,有冬青湖等大大小小200余个湖泊,素有“百湖之乡”的美誉。
沙漠中段,方圆百里,人迹罕至,没有工业园区,无工业污染和化学农业污染,阳光照耀下的炽热沙子形成天然的有机屏障。远离现代文明,使这块原始土地保留了最纯净的空气,最洁净的水源和无污染的土壤。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圣牧高科在乌兰布和沙漠建成有机牧场23座,在呼和浩特地区建成非有机牧场12座,奶牛存栏量共计12.9万余头,日产鲜奶1400多吨;日产“圣牧”品牌液态奶产品500多吨,圣牧全程有机牛奶销往包括、新疆、海南等400多个市场。
好牛奶是种出来的,圣牧从源头做起,创造了从草业,到牧业,再到工厂,最终到市场的全程有机产业模式,开创了沙草有机循环产业链。做到了真正的“四场合一”:农场,牧场,工厂,市场。构筑了真正的“有机链”。
圣牧自2010年成立以来,通过结合对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改造,已整合开发有机牧草饲料种植基地41万亩,开发建成基地20万亩,待开发建设基地21万亩,主要种植有机青贮玉米,有机苜蓿,有机玉米,有机燕麦草,有机向日葵,有机小麦等牧草饲料作物。
而根据行业标准,有机奶也被称为生态奶,是最干净、最安全、无污染、无残留、最有利于健康的一种牛奶。有机奶必须符合4个条件: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种植、养殖全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在圣牧,奶牛养殖中引进了当前欧美及澳新等国普遍采用的奶牛养殖新理念—福利化饲养法:牛场养殖密度小,每头牛平均生活面积约为60至80平方米。奶牛卧床采用来源于乌兰布和沙漠的清洁干沙,松软舒适,清洁干爽。并设有全天候自动化恒温(冬夏0-10℃)饮水器,饮水达到人的饮用水标准。牛舍内设专用降温喷淋器、电风扇、旋转式自动牛体刷、音乐广播等设施,为奶牛提供符合其生活习性的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以体现出对奶牛生理学特性及自然习性的尊重。公司通过信息化、模块化管理,便于每一滴牛奶的可追溯。
圣牧同时引进全球最先进的利乐生产体系,遵循有机奶的加工流程,无色素、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天然健康;一包一码,每包产品都印有由国家认监委授予的有机追溯码。
由于牧场嵌隐在沙漠深处,牧场在种植中,几乎做到了零污染、零化肥、零农药、零转基因等标准;沙漠的特有日照长、降水少、昼夜温差大,使牧场做到了利用物理方法防除病虫害;牛粪还田,种养结合的天然生态循环体系,形成了封闭循环的有机生态圈。使圣牧真正做到了“全程有机”。
1984年,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沙产业”的概念,通过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依靠科技、延伸链条、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的沙业系统工程,也可简化为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钱学森说:“沙产业属于第6次产业。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
沙产业是使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内蒙古把沙、草产业写进了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圣牧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圣牧人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沙产业”思想和政府规划。
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第二个环节“过腹转化”,即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转化为动物蛋白。圣牧相关负责人认为,圣牧利用沙漠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做养殖业,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沙漠阳光充足,奶牛反刍加快,蛋白质转换率提高,所产原奶的营养价值也会提升许多。
圣牧全程有机产业链贯彻的“草场-牧场-工厂”全封闭式有机循环,减少了中间环节,确保奶源的新鲜纯净。
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与圣牧专属的沙漠全程有机产业链完美融合。钱学森对沙产业提出“多用光少用水,兴科技高效益”的12字秘诀,在圣牧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在圣牧草场,建植了以冬青、红柳、柠条、梭梭、花棒等低矮沙生灌木为主,新疆杨、胡杨、沙枣、榆树、槐树等速生乔木为辅的防风林带,不但可阻挡风沙,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形成了保护人工建植草场的屏障,并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
圣牧在沙漠建植以紫花苜蓿、玉米为主的人工草场。豆科牧草丰富的根系含有大量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物质的有效循环。玉米丰富的地下生物量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避免土壤板结,丰富的地下根系可固定表层土壤,避免耕层土壤流失,增加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而圣牧高科有机奶完整体系的构建也标志着我国乳品产业技术能力的进步,有效推动我国有机奶产品的供应能力,满足了国人对高品质有机奶的需求,开辟了国内全程有机可追溯液态奶的新篇章,提升了行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让乳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圣牧极大支持公益环保事业,圣牧在建设沙漠有机产业体系过程中,在中国西部沙漠走廊的咽喉地带种了6000多万棵绿树,筑起了一道严密防沙屏障,绿化沙漠20余万亩。
此外,有机养殖可为有机牧草种植提供大量较清洁的有机肥料。有机种植中通过施用有机肥,可使沙化土壤团粒结构增加,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提高了作物的抗旱能力。圣牧有机牧场每年可生产数十万吨优质有机肥料,总体积达50万立方米,按照1厘米厚度铺于沙漠上,可覆盖5000公顷的土地,预计5到10年时间,圣牧种植基地的土壤就可得到彻底改良,建立起种植业、养殖业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的能量于物质循环链,进一步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圣牧人在沙漠中追逐着有机牛奶的梦想,身体力行践行着作为一个“生态建设践行者,食品安全守护者,有机生活奉献者”的承诺。姚同山如是说。圣牧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抉择中趟出了一条科学、有机、可持续的新路子。